丰富的教育课程+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心理辅导 感恩教育 行为矫正 特长培养 励志教育 德行教育
1孩子入学,专业心理老师一对一心理辅导,发掘问题根源,定制教学方案!
2半封闭式军事化教育,改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,使学生具有自我控制能力!
3专业同步文化辅导,在改变自身行为习惯的同时,文化课程同步补习!
4生活体验式教育,让学员亲身参加田间劳作,方知父母生活艰辛!
5感恩辅好孩教育,让孩子学会感恩,用感恩之心去回报生活,回报父母!
梳理孩子的 “异常线索”
社交层面:“孩子最近说‘不想和 XX 同学一起玩’,不知道在学校有没有矛盾?”
学习层面:“孩子回家说‘数学听不懂’,最近是不是课堂提问没答上来被批评了?”
行为层面:“逃学当天早上故意拖延,说‘肚子疼’,但之前上学没提过身体不舒服”
明确 “沟通目标”
了解孩子在学校的 “真实状态”(如课间是否孤立、课堂是否专注);
和老师约定 “1-2 个具体配合动作”(如老师多关注孩子课间社交,家长陪孩子复习薄弱科目);
确定 “后续沟通频率”(如每周五晚微信简单反馈孩子在校表现)。
选择 “合适的沟通时机”
线下:放学后 10-15 分钟(提前微信预约,说明 “想简单聊孩子上学的事,不耽误您太多时间”);
线上:晚上 7-8 点(避开老师家务、辅导孩子的时间,先发消息确认 “您现在方便吗?”)。
若怀疑 “被欺负 / 社交孤立”:“您观察孩子课间和同学互动多吗?有没有同学故意不和他玩,或者说他坏话的情况?”
若怀疑 “学习受挫”:“孩子最近数学作业完成得怎么样?课堂上他听不懂时,会不会主动问您或同学?”
若怀疑 “对学校没兴趣”:“学校最近有没有社团活动、运动会之类的?孩子有没有参与,或者提过想参加哪个活动?”
若家庭有变动(如父母最近吵架、搬家):“最近我们夫妻俩有点矛盾,可能影响到孩子了,他在家话变少了,麻烦您在学校多留意他的情绪。”
若已尝试家庭干预(如陪孩子复习):“我最近每天陪孩子复习数学,他说‘听懂一点了’,您在课堂上可以偶尔让他答个简单的题,鼓励一下他。”
逃学根源 | 家校协同小方案(示例) |
社交孤立 | - 老师:下周调整座位,让开朗的 XX 同学和孩子同桌,课间提醒 XX 和孩子一起玩;- 家长:每天问孩子 “今天和 XX 同学一起做了什么”,鼓励他分享校园社交小事。 |
学习跟不上 | - 老师:每天课后用 2 分钟帮孩子圈出 “明天课堂重点”,让他提前预习;- 家长:根据老师圈的重点,陪孩子用 10 分钟预习,第二天问 “今天课堂听懂重点了吗?”。 |
对学校没兴趣 | - 老师:推荐孩子参加手工社团,下周带他一起做手工;- 家长:回家听孩子说社团的事,说 “听起来真有意思,下周可以再和我说说吗?”。 |
别 “只靠老师,自己不行动”
别 “过度打扰老师”
别 “在孩子面前否定老师”